走进即将竣工的碑林区人民法院,一座威严的大楼矗立在眼前,这座大楼造型取意于“碑刻法典”碑林区因是西安“碑林”的所在地而得名。西安“碑林”中的最大碑刻《石台孝经》的内容是关于唐玄宗治理国家的道德法律条文。而世界上最早的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用楔形文字篆刻在椭圆形石柱上的,与碑林的碑刻有异曲同工之妙。该院审判综合大楼的建筑造型与中国的碑刻造型有相似之处,整个大楼则体现了法典、碑刻、建筑三者的结合。同时,透明玻璃幕墙象征法官公开透明的审判方式,白色石材象征法官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简洁有力、矗立挺拔的建筑形体象征法官的刚正不阿。在裙楼布局上,体现出审判是诉讼活动中的核心环节,整个建筑显现出法官不偏不倚,居中在上,公开公正,定纷止争的寓意。
同时,在建筑内部装饰规划上,我们拟以历史法典和法律思想的传承和发扬为内容,选择一些中外法学大师的格言、画像和世界著名法院的建筑照片悬挂;建设法院荣誉室、院史陈列、展览长廊,法院文化墙等设施;建设和充实法官书屋、法官活动室等文化设施——这些彰显着浓厚文化蕴涵的建筑设施,能时时处处对法官进行追求公平正义、崇尚法律文明的文化洗礼,教育、引导广大法官树立忠于职守、秉公办案的职业理念,规范每个人的司法礼仪、坐立言表的行为标准。不由得让人赞叹不已:这里的环境真美!整座审判大楼四周绿意盎然,大楼的墙上镌刻着象征法律精神的法锤、法典、天平,给人以法文化的启迪和思考。这里正成为碑林法院传播法院文化、弘扬法治精神的又一个重要场所。
“ 一个缺少文化积淀的国家是苍白的,一个没有文化品味的民族是缺乏生命力的,一个缺少文化底蕴的人是乏味而肤浅的。”碑林法院院长贾喜恩说道。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碑林法院广大法官深刻地体会到:缺乏了文化根基和浓浓文化氛围熏陶的法院和法官群体是难以承担天降大任,难以令百姓感佩,难以令社会公信的。法院文化是法官群体的灵魂,它决定并支配着法官群体的价值取向,对提升法官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意义重大。
基于上述认识,碑林法院党组高度重视法院文化建设,从强化法院文化意识入手,将法院文化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突破口,以先进的法院文化来推进法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法院文化所具有的激励、约束、导向功能,以锐意进取的精神文化鼓舞人,以积极探索的学术文化熏陶人,以严格规范的行为文化约束人,大力弘扬积极向上的法院文化,向着创建“全国模范法院”的目标坚实地迈进。
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
碑林区既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又有着现代文明和浓厚的当代文化氛围。身在碑林,作为碑林区的法官,在文化建设特别是学习型法院的建设上有着自己的风格,有着自己的品位,有着自己的特色。打文化品牌,养好学之风,通过学风促进作风改进,而作风改进必将会在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方面产生显著效果。
法院文化是一个完整有机的体系,法官是缔造法院文化的主体。“人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法官作为法院文化的主体,其素质高低决定法院文化的发展方向。
2007年10月,院党组决定在全院开展“创建全国模范法院”活动,并以此作为新的奋斗目标,使该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该院开拓思路抓创新,积极进取谋发展,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理念,要求各部门有新思路,新创举,全体人员有新风貌,新精神,新形象。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竞争氛围。同时,该院还给“德、能、勤、绩”以新理解:爱岗敬业就是德,擅干能干就是能,多干干好就是勤,勇夺第一就是绩。领导班子是一支队伍的火车头,该院新一届党组自2007年9月上任以来,以创建“全国模范法院”为目标,以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为主线,以整顿机关作风为突破口,“抓纪律、严管理、 强作风”。教育全体人员“用诚心对待工作,用爱心对待同事,用善心对待当事人”。狠抓规范化管理和规范化执法,强化内外监督,增强纪律观念,将科学的管理理念和严明的纪律约束机制融入到日常各项工作之中。
文化提升法官素质
法官是审判工作和法院管理的主体,也是法院文化的主要创造者、承载者和实践者。法官队伍素质的高低,充分反映着法院文化建设的水平。只有队伍的价值观念、精神追求、司法理念等思想因素具备先进性、同质性,才会形成先进的法院文化。该院对法官素质的要求——坐上审判台能审案,走上讲台能讲课,坐到书桌能调研。为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奉公、司法公正的法官队伍,我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出台一系列旨在强化队伍建设举措的基础上,坚持抓政治学习,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思想教育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坚持抓业务学习,更新法律知识,强化技能训练。该院不遗余力地倡导一种学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引导广大法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把学习与兴趣爱好、职业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与提高自身能力结合起来,与自身人格完善结合起来,实现自我超越。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培训是法官终身学习的基本保障。该院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法官培训计划,加强岗位培训和专项培训,逐步实现从知识型培训为主向能力型培训为主的转变,从普及型培训为主向专业化培训为主的转变,从临时性培训为主向规范化培训为主的转变。该院紧紧围绕审判工作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组织庭审观摩、业务尖子谈工作经验、干警相互交流探讨等方式,提高整体司法能力水平;重视司法经验的积累,重视案例研讨,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学理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文书评比等活动,提高法官的业务素质。该院每年邀请西北政法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著名专家教授来院举办讲座,更新知识,掌握最新法律动态。据统计,两年来,我院法官在国家、省、市级新闻媒体发表法治宣传稿件370多篇(条),到电台主持节目11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由于不懈努力,目前,一个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氛围正在该院形成,学风、正气主导着整个法院,一种无形的法治文化在法院内部悄然兴起与形成。
法院文化造就了审案“青年突击队”
该院青年法官研究会是一支“拥有高学历、高素质、善学习、会工作的队伍”,在69名会员中,拥有硕士15名,在职研究生54名;有中层副职以上领导干部21名。他们“办案子,质量和效率在先;写文章、搞调研,则挥洒自如”,是碑林法院法官队伍之中坚。院长贾喜恩上任后筹备的第一个会议就是青年法官研究会全体大会。在会上,他要求全院青年法官要成为与时俱进、能适应社会发展、胜任审判工作、党放心、人民满意的职业化法官。从2007年10月至今,青研会已组织了5次上规模的外出学习活动。在2008年4月初提拔、调整的33名院级领导、中层领导、审判员中,有27名是青年法官研究会的成员。
在全院学风浓、正气盛、事业兴、求实精神强的氛围中,青研会按业务要求被分为10个课题小组,围绕审判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开展研讨,开展调研,院里要求以青研会为中心开展疑难案件研讨和专题讨论,并及时向院审委会反馈意见,积极开展与外地法院及学术界的法学交流等。
2007年11月,青研会编辑出版了碑林法院有史以来的首本《碑林法官论文选编》和首本反映法官人文情怀的《法官心语》,供全院干警交流、学习,并向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及有关部门领导赠阅,受到普遍好评。2008年11月,《碑林法官论文选编(二)》和《法官心语(二)》如期出版,2008年该院调研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共出《碑林审判》187期,在《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学报》、《西部法学》、《陕西政法天地》、《三秦审判》、《西安审判》、《参阅案例》、《陕西律师》等刊物上发表调研文章26篇,有25篇论文32次荣获全国、省、市级大奖。其中,被誉为全国法院系统奥林匹克竞赛的第20届学术讨论会该院有3篇论文分获二等奖和优秀奖,这是该院法官自参加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以来获奖论文最多、奖次最高的一次。同时,由老法官于锋历时两年完成的碑林法院自1955年建院以来首本法官专著《浅谈法院立案》也于2008年6月出版发行,反响良好。
崇法尚德的精神家园
为建设法院文化,该院配备了完善的硬件设施,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该院建立图书资料室、设立文体活动室、积极开展微机、网络、驾驶、外语等培训活动。成立了篮球队、乒乓球队、体操队、爬山队、合唱团、摄影协会、书法协会等10多个群众组织,通过文化建设来提升法官品位,陶冶干警情操,从而凝聚人心,增强团队精神。
2008年11月29日,副院长赵年书法作品展在陕西美术博物馆成功举办,这也是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的一件盛事。副院长王晓平摄影创作技术不断提高,有多幅作品在影展上获奖,并被各级报刊发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法院文化已经成为碑林法院近年来各项工作持续发展的“引擎”,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主要内涵的法院文化,为碑林法院树立了正气,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如今,敢于拼搏、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碑林法院干警在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正在维护公平正义、服务人民群众的征程上阔步前行